更新时间:2024-07-01
一个妈妈带着生病的儿子去医院,结果医生诊断出儿子并未患病,而是一种被称为“除了孩子没有身体疾病,没有精神疾病”的状况。这样的情况让人深感惋惜。然而,当父母在自述家中存在类似情况时,我们应该注意不要轻易对号入座,生怕自己的“焦虑”传染给孩子,却忘了自己的情绪也需要反思。实际上,作为父母,我们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
一个妈妈在自述中提到,她的孩子被医生诊断为“轻度抑郁”,但孩子不接受心理咨询,且最终跳楼自杀。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这位妈妈发现,她的孩子在平时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很少说话,变得安静而寡言。更让她担心的是,孩子有了手机后,就开始沉迷其中,经常独自躲在房间中玩手机游戏,无法自拔。手机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诱人的东西,不仅成年人容易沉迷,连孩子也会陷入其中。
作为家长,如果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放下手机,将真实的自己交给孩子。将手机当成是“哄孩子的工具”,没有任何意义。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许多家长因为工作忙碌,只顾着玩手机,将手机当成了玩具。这样的行为不仅会让孩子沉迷于手机,还会对他们的视力、睡眠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在与孩子交流时,父母可以尝试使用描述孩子的感受的句式。这样的表达容易让孩子感觉被理解,他们会更清楚地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并逐渐了解父母的感受。例如,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而感到沮丧时,父母可以说:“妈妈知道你现在没有完成作业很沮丧,但没关系,因为我们之前对作业有过问题,你可能会被老师批评。”这样的表达容易让孩子接受,知道父母理解他们,并愿意与父母一起解决问题。
在与孩子交流时,父母应该客观地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情况,而不是对孩子进行攻击性的言辞。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用负面的话语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和心理安全感。
鼓励孩子积极地改变自己。有时候,孩子的问题并不完全是他们的错,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学习能力不足、做事拙劣、缺乏学习习惯和正确的方法,导致成绩下降。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找到正确的方法,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愿望。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从以上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式来与孩子进行沟通,以期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成为他们最好的心理支持和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