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逝的文明
【作者:李教员,编号8036 更新时间:2022-08-14】今天机缘巧合,我得以再一次接近乡村的泥土,那个让我梦牵魂萦的黑土地。
我从未想过在城市的近郊竟还会有乡土的气息,而且那气息是那么浓烈、那么倔犟。浓烈的像安徽的白酒,倔犟的像当地的汉子。
安徽是产白酒的,而且是有名的酒乡,在安徽家家户户都要存上几箱白酒,安徽人爱喝自己家乡的酒,明光酒厂生产的白酒是他们最爱喝的。一般家庭喝明光特曲、老明光;城里人则爱喝明绿液,绿莹莹的琼浆浓缩了安徽几代人的智慧和辛劳。血浓于水,一碗琼浆玉液漾起生活的节拍,洗去归途的风尘,带来新生的希望。
一碗清冽的白酒,一抔乡土的柔情。
安徽人爱吃,安徽人爱喝,安徽人热情。在安徽没有单独存在的一个小家庭,而是血脉相通的一个大家族。小可说到一个姓氏,大可说到一个村,一个镇。在乡村这种情形更加明显。
今天就是村里的一位伯伯要盖新房,周围的乡亲们都来帮忙了。
鞭炮放过,炊烟袅袅,安徽的酒席是很有特色的,不像南方酒席做的小巧精致清淡,菜是一小碟一小碟的菜蔬,生怕会撑着客人,腻着客人;安徽的酒席是一大盘一大盘的荤菜,摆满一桌,菜以红烧为主,兼有炒菜。
如果说南方的酒席像南方的女子精于算计,锱铢必较,用一个字来形容,我觉得“咸”是最合适的了;那安徽的酒席就是安徽的姑娘,豪放而又贤惠。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当然是安徽人的口味——“辣”。
席间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呼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远亲不如近邻,随着时间的流逝,血亲的关系在这里体现的又淡又浓。
淡的是血脉的远近,浓的是亲情的相依。
饭后,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乡间的石子小路上,手里拿着手机,嘴里唱着邓丽君的《月上西楼》,我散步在乡间的田埂上,品味那似有似无的乡土气息。
我在品味着自己,我在品味着孤独,我在品味着逐渐消逝的传统和那近在眼前的文明。
高跟鞋跟和小石子在撞击着,小石子很硬,使我的脚一崴一崴的,但我仍很平稳的走下去。初冬的阳光早已褪去了夏日的毒热,但照在身上仍很燥人。
我在寻觅,寻觅那残存的最后的文明碎片;我在祈求,祈求上苍的佑庇以及心灵深处那最后的宁静;我在观望,观望这城市的最后一片土壤,以及在这土壤之下埋藏千年的灵魂。
我望向远方,远方只有云山在回答我的问候;我望向云端,云端只有一道金边在回馈我的目光;我望向金边,金边那头回答我的,只有一轮金灿灿的太阳。
我望向了宇宙......
收回目光,我望向身边的稻田,稻子早已收了,泥土也新翻过了,黑黝黝的新土,油亮亮的,好像待嫁姑娘那乌油油的发辫。
安徽自古以来便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地,水稻的种植更是历史悠久。现在的安徽又是重要的农业大省,生产着水稻、小麦、绿豆等粮食作物。现今的安徽人正在引进外资、技术,用双手建造美好的家园,安徽的农村已经很少看到瓦屋平房了,几乎家家户户盖的都是楼房。
勤劳的安徽人民正在用自己的双手追赶着世界的潮流,大步迈向美好的生活。
村边的老槐树亲眼目睹了乡村的变化,她送走了一批批的男人与女人,又迎来一批批的男人与女人。
现如今村边的老槐树向天空伸展着她皲裂的苍老的枝干,就像一位年老的母亲在用力地向天空伸出无力的双手,似乎在送别自己的孩子,又似乎在搂紧自己的儿女。
她不舍,她无奈,她希望,她期望......最终她无声的孤独的站立在那,浑浊的目光凝视着远去的孩子,她不知道,她还能站多久,她还能望多久?但人们相信她会一直站在那儿,等待着外出的游子——回家。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创新,在先进文化侵蚀着本土的文化的当代,我们古老的文明还能留存多久?我们淳朴的民风会不会终有消逝的一天?我们的家风会否荡然无存?我们这一代究竟还会留有什么?
无人回答我,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和远处的呼喝声,热闹的酒席似乎是在回应我心中的疑虑。
我带着这疑虑离开了乡村。在离开时,我一直回头望着老槐树,似乎我的血管里流淌着她的鲜血、她的温情。我的心中坚定着她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