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苏州家教
当前城市:苏州 [切换其它城市] 
sz.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苏州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苏州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苏州家教网 > 高考资讯 > 心理案例分析:高考前家长如何与孩子相处

心理案例分析:高考前家长如何与孩子相处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4-13
心理案例分析:高考前家长如何与孩子相处

案例一:高考焦虑的女孩琳

琳的妈妈为了照顾琳,从上个星期开始请假在家。然而,琳却感到越来越不安心。每天看到妈妈为她准备的饭菜和谨慎的言行举止,琳都感到很压抑。她觉得妈妈过分地给她压力,如果自己考不好,将来会怎样面对妈妈呢?

相互体谅的重要性

在高考前后,家庭中的父母和孩子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想法和感受。父母希望孩子能紧张认真地备考,而孩子则希望自己能有一些自由空间。这种差异很容易导致误解和冲突。所以,在这个时期,双方要学会互相体谅,换位思考对方的感受。案例一中的妈妈如果能多站在琳的角度考虑问题,就能更好地理解她的不安和压力。

降低期望值,避免攀比心态

现在的家长普遍将孩子看作自己的骄傲,因此很容易陷入攀比的心理。然而,不同的考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果家长不接受现实,只会让孩子变得更紧张和不自信。我们要树立起孩子身心健康比一切都重要的观念,不与别人孩子对比,不攀比,多鼓励和激励。

案例二:高三男生和焦虑的妈妈

这位高三男生的妈妈非常焦虑和无助。高考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了,但是她觉得儿子完全没有紧迫感,吃饭慢吞吞的,吃完饭总要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在和他交谈时,他对妈妈爱理不理,有时还会发脾气。妈妈昨天进他的房间,看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白天、黑夜”,这是什么意思呢?他到底在复习还是在做其他事情呢?

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高考前夕,是否陪读、是否陪同送考,应根据考生个人情况而定。有的孩子希望父母一直陪着自己,这样可以增加底气,缓解紧张感。如果孩子有这种需求,父母可以陪他们一起参加考试。但是有的考生独立性较强,父母跟着反而会让他们感到压抑不适。

关于家长说什么和不说什么

在这个阶段,孩子最想听到的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比如,“努力就行,我们支持你!”、“尽力就好,我相信你!”、“我们可以接受你认真考出的任何成绩。”等等。他们最不想听到的是父母的催促和压力,比如,“抓紧时间,别浪费时间。”、“考不好就完了。”、“你考不好,你对得起谁?”等等。家长应该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和内容,给孩子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更多-

最新教员

  1. 张教员 扬州大学 统计学
  2. 朱教员 沈阳601所 飞行器设计
  3. 史教员 苏州大学 物理学
  4. 祁教员 苏州大学 法学
  5. 孙教员 扬州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6. 王教员 清华大学 生物学
  7. 方教员 河海大学 物联网工程
  8. 黄教员 安徽师范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9. 南教员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 经济